3月31日,由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跨境协同:汽车后市场服务链的丝路合作”主题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国内外政策制定和行业发展专家、产业链企业高层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汽车及汽车保修产业全球化合作与技术创新路径,为加强汽保行业跨境合作搭建对话平台。 协会特邀嘉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培亭出席会议并致辞,中非发展基金前副董事长、总裁石纪杨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协会副会长黄智刚、秘书长张雁平出席会议,协会副秘书长葛锐主持会议。
朱培亭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不断深化融合的背景下,跨境协同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将成为推动行业合作的重要方向。石纪杨作了《新形势下的跨境投资合作》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并对汽车后市场的跨境投资趋势进行了精准研判,为企业布局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肯尼亚和埃及的嘉宾分别就本国汽车行业现状及贸易政策进行了讲解。乌兹别克斯坦轨道交通运输公司官方代表Avazbek Kamalov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中国—中亚交通走廊中的重要作用。肯尼亚政府代表Lichuma Clinton Mutali详细解读了肯尼亚汽车市场的政策法规,为中国企业拓展东非市场提供了关键信息。埃及金字塔策略研究中心专家Maram Mahmoud分析了中国车企在埃及的成长机遇,并对埃及市场的潜力和挑战进行剖析。
在合作对话环节,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继春围绕“汽车检测技术与创新”“新能源车维修设备技术与创新”进行详细介绍,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汽车检测及新能源车维修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广东康士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享“智能化、科技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构建“技术+工业互联网+AI”产业生态。嘉宾们围绕行业标准、技术创新及市场需求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如何通过标准互认与技术合作促进全球汽车后市场服务链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行业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加深了与国际同行的联系,为未来跨境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为会员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服务,助力中国汽保设备及技术标准走向全球。
下一篇:没有了!